理论上说,我应该算是老中国电信的员工,当然也是老中国电信的用户。不幸的是,自从电信网通南北分治,我成了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,中国联通(原网通)的固话、宽带和小灵通用户,却和中国电信无缘了。
今年是个变革之年。工信部发放3G牌照,中国电信建起了CDMA EVDO网络,我有幸得到了一张3G的数据卡,开始了对中国电信3G数据服务的体验历程。
先说数据卡。其实我已经有一张AT&T的数据卡,是EDGE/HSDPA/W-CDMA兼容的。二者比较,我得到的这个EVDO的数据卡,体积小,便于携带,特别是安装方便,插入UIM卡,安装一步到位。
在我最近到达的地方,从办公室、会议场所和我的家,我都试了试,3G网络的覆盖都不错。下载速率在100多K,基本满足我的“移动”需要:电子邮件,网页浏览,信息查询和电子商务。当然,和固网宽带相比,网页下载,特别是国外的网页,有时会变得很慢,相信能够随着网络优化得到改善。
数据卡界面提供的功能,应该说是相当丰富的。除了建立连接和断开的基本功能外,可以观测流量和累积的使用量,可以发送和接收短信,可以建立自己相当于手机上的电话簿,还可以链接到中国电信的网上营业厅。
尽管如此,我对这种数据卡服务还有许多期待。
首先,通过数据卡启动界面上链接到网上营业厅,将直接置换当前浏览器窗口的内容,清除了缓冲区,并且无法返回原来的界面。这导致我写了一大半的博客被彻底冲掉。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,但是它会造成很坏的后果,是必须改进的。
第二,数据卡界面可以缩小为图标,为什么不把功能变成图标?甚至变成桌面上的widget?这样当鼠标指向图标时可以显示流量状态,收到的短信数等等,甚至可以将短信内容在Widget上显示?
第三,数据卡的API应该开放,这样可以让第三方开发和集成大量的应用。例如,同步数据卡中UIM信息和Email、Skype 相应用户的通信录中的电话号码,支持来电、来短信显示等等,特别是,可以通过UIM的认证功能和加密算法支持计算机上需要实名用户认证的服务,这可以取代普遍采用的移动证书,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尤其重要。
还有许多,都在期待中......
评论